独具特色的桂阳昆曲文化
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11-14 16:37:20
  • |
  • 作者:桂阳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2389次

独具特色的桂阳昆曲文化


20161114103013_hyi6o8yj81.jpg?v=1714459760076

 


2006年8月,桂阳昆曲列入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2008年6月,桂阳昆曲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桂阳县湘剧团作曲家唐秋明告诉笔者,该团正在整理编排经典大型古装昆剧《一天太守》,参加第九届全国映山红戏剧节汇演。

  桂阳昆曲源于苏昆。

  昆戏原称昆山腔,简称昆腔,也叫“昆剧”。元末明初,起源于江苏苏州昆山一带,后称昆曲。明代万历年间,昆剧以苏州为中心,向外拓展,流布大江南北,先后产生苏昆、北昆、湘昆。据《湖南地方戏剧志》记载:湘昆,也叫桂阳昆曲,桂阳就是湘昆的发祥地。据专家考证,明万历年间,江浙一带演唱昆曲的戏班从安徽、江西一带进入湖南,主要的据点先是在长沙、武陵(常德),沿湘江南下,穿过衡阳到桂阳、郴州。明初桂阳为府,后为州,隶属衡山府,因此,桂阳昆曲与衡阳的昆曲一脉相承。苏昆传到桂阳之后,与桂阳的文化相融合,逐渐形成桂阳昆曲。在明朝中期,到桂阳为官的江浙人,也对桂阳昆曲起了推动作用。据记载,桂阳城内城隍庙(已毁)建于明洪武二年(1369年)二月,明万历时重修,每逢古历八月十三日城隍诞辰,要举行盛大祭祀活动。徐开禧,江苏苏州昆山人。他在桂阳为官时,每逢城隍诞辰时,就邀请昆山戏班唱大戏半个月。在现存的民间宗祠碑上,也见有昆曲戏班演出的记载。桂阳古楼乡何家村建于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的《重修公庭碑》记有“演剧”,就是指演昆曲。据1989年桂阳文化普查,在全县现存的483个戏台上,发现有不少地方的戏台留下了记有当时演出的昆班达28个。其中八个戏台记有9个昆班的11次演出,时间达46天,上演 141个昆剧剧目。可见当年昆曲在桂阳的演出十分盛行。

  苏昆传入桂阳,扎根于民间。据彭德馨、陈乾龙等人考证,昆曲在桂阳传承发展主要有五个原因:一是昆曲的吸引力。昆曲高雅,吸引群众。由于昆曲内容健康,表演细腻,动作优美,受群众欢迎,也受官方欣赏。昆曲进入桂阳后,从道白到唱腔,从伴奏到表演,贴近群众和生活,开始融于桂阳地方文化,变成桂阳本土化了,很受百姓的欢迎。二是桂阳的财力。农商发展,经济支持。桂阳地处湘南要地,农商发展,经济状况都比周边好。本家有钱能组班演出,村里有钱便请班子唱戏。三是官方的倡导力。明朝中期,桂阳有几位知州是江浙人士。他们请艺人到桂阳传授昆曲,全力倡导昆曲在桂阳的发展。四是陈士杰的助力。陈士杰,字仲清,今桂阳泗洲乡人。清同治年间,他任江苏按察使回乡时,多次请江浙艺人到桂阳传艺。五是戏台的拓展力。因为昆曲对演出场所要求较高,要有大的台子,台面要有张力。当时的桂阳人十分喜爱昆曲,富豪愿意出资,群众乐于捐款建戏台,几乎是“一倡百应”的局面。聚居较大的村子都建有戏台。戏台的兴建,为昆曲演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。因此,戏台传承着昆曲文化。

  昆剧传入桂阳后,艺人吸收桂阳地方风俗民情与之相结合,使昆剧具有浓厚的桂阳乡土气息。苏昆吐字行腔,上声字出口宜低,曲调舒徐婉转,有“水磨腔”之称,演变的桂阳昆曲上声字出口高唱,音调高、清、亮,字腔之间与地方语言吻合贴切,显得高亢质朴。同时受高腔影响,滚白加衬,节奏严谨,有时连说带唱,近似朗诵。伴奏乐器,以曲笛为主,武打戏均伴以大锣大鼓,文戏用低音小锣,大过场吹唢呐,小过场奏曲笛,伴以丝弦,极富桂阳民间风味。舞台道白不用吴语,用桂阳官话。因此,桂阳昆曲表演时既粗犷豪放,又不失优美细致的传统风格。桂阳昆班的前辈艺人,还善于从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吸取营养,逐渐形成了桂阳地方特色。如苏昆《十五贯》中娄阿鼠杀人的凶器是斧头;在《访鼠测字》中,娄阿鼠手中玩的是骰子。而桂阳昆曲《十五贯》的娄阿鼠杀人的凶器改用当地屠夫杀猪卖肉的尖刀;《访鼠测字》中娄阿鼠手里玩的是桂阳盛行一时的字牌。名旦张宏开,桂阳敖泉人。他擅演《渔家乐·藏舟》,饰渔女邬飞霞,唱做到家,表演细致,登场时用桂阳官话唱一支《山坡羊》曲子,启口开腔就使舞台下观众寂然无声。《藏舟》原为荡浆,张宏开根据舂陵江水流急险滩多的特点,改用长篙,篙的撑、点、弓、伸,船的进、退、转,运用得灵活而巧妙。他一个撑船舞姿,身子拱得像一张弯弓,臀部翘起一扭一摆,群众评他“一篙抵得八百吊”(八百串钱)。可见桂阳昆曲的表演,不离桂阳乡土气息,深为群众喜爱。

  早期,江苏昆班到桂阳演出,渐渐有不少人跟班学艺。久而久之,桂阳人自己带徒组班演出。明清以来,前后组成的昆班社团也有不少。现只能从宗祠戏台的碑文、壁题及部分文史资料中去探寻。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,桂阳集秀班在广州梨园会馆演出。清咸丰年(1854年)九月初,福庆园在太和镇大溪头戏台演出15天,上演65个剧目。清光绪十六年(1890年)十一月初八,新文秀班在流峰镇松市戏台演出9天,上演28个昆曲剧目等等,这些记载是见证了桂阳昆曲戏班演出活动的缩影。根据彭德馨、陈乾龙等人考证,仅从清代的桂阳八个民间宗祠戏台上就发现留有壁题上演剧目146个,其中不同剧目有119个。仅此一点,足见桂阳昆曲往日的繁荣。古戏台前与后台间隔的板壁,除有“出将”、“入相”的匾题外,两侧台柱均有对联。笔者仅录两座戏台为例:

  东山廖家戏台:

  详冰孝苏雪忠历自折不挠热情演出男儿事;

  远人来近者说谙八音以鸣兵气销为日月光。

  下村戏台:

  合百代之笙簧鼓瑟或清或浊闻人尤宜领趣;

  仰千秋之善恶忠奸可惩可法睹者着意会参。

  桂阳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,产生了许多名角。目前有据可查的人物,在清朝末年:老生有刘翠红、梁秦松;旦角有刘翠美;老旦有雷鼎秀;小生有周流才;净角有雷鼎堂、郑光福;丑角有李金富。国民时间:老生有谢金玉、刘明亮;小生有刘鼎成、侯文彩、匡升平、萧文峰;旦角有张宏开、马赛宏、彭升兰;净角有蒋玉昆、萧文雄、李升豪;丑角有侯文保、李子金、侯祖祥等。他们在表演艺术上功底深厚,造诣不凡,不少艺人文武兼长,让人叹绝。名角小生周流才饰吕布一表英俊,很有虎将威风;他扮演《琴挑偷诗》的潘必正则儒雅潇洒,很有风流才子气质。他的徒弟刘鼎成也是一个文武兼长的著名小生,他在《见娘》饰王十朋则志诚朴实;在《牡丹亭》饰柳梦梅则儒雅庄重;在《乔醋》饰潘岳则风趣横生;在《诱襦记》饰郑元和则感情细腻。净角萧文雄,扮演《八义记》的屠岸贾,善于一些特技动作,把人物演得生动逼真。刘翠美六十三岁,饰演《连环记》中的貂婵,轻盈款步,娇羞自若;他与周流才合演《琴挑》,两人嗓音甜美,如一梧双凤,和鸣铿锵,至今传为佳话。

  清末至民国几十年,昆剧在全国走向衰落。桂阳昆班由于家底雄厚,艺术精湛,昆曲又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。因此,桂阳昆曲一直笛管不断。新中国成立后,桂阳湘剧团于1951年成立。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,剧团聘请著名艺人萧云锋、匡升平等人参加演出。在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文艺方针指引下,桂阳湘剧团积极发掘昆曲剧目。该团整理演出《藏舟刺梁》、《打碑杀庙》、《侠代刺梁》成为省地获奖剧目。《忠烈恨》、《上瓦岗》在长沙演出,受到文化部门领导、专家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赞誉。1956年,在长沙举行的戏剧工作座谈会上,戏剧大师梅兰芳、著名剧作家田汉、省人大代表程一中(桂阳人)及省地文化部门积极支持发掘桂阳昆曲。田汉同志赞扬桂阳昆曲是“山窝里飞出个金凤凰”。后来,两位知名剧作家陈维国、彭德馨合写的新编大型古装昆剧《一天太守》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《疯秀才断案》轰动一时。


20161114103013_lmgn3nme2p.jpg?v=1714459760076